
【打工仔津貼2025】13大最新補貼申請懶人包!交通/進修/電費/生活最高資助$25,000
每日辛勞上班,當然就是想有「鬆動」錢旁身,不過交租、搭車、水電煤等支出已經令銀包「乾塘」,身為打工仔的記者就最明白!今次為大家搜羅13大打工仔必睇津貼,包括交通、進修、生活,甚至是失業都有補貼!由申請資格、所需文件到申請步驟,全部一清二楚!即睇詳情!
打工仔津貼2025|交通補貼
對於每日都要出門上班的打工仔來說,交通費絕對是一大開支!所以交通補貼一定不能少。
1.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早於2019年頭推出,而每月的補貼金額將根據市民八達通記錄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來計算。政府將為市民每月超過$400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上限為每月$400,不過從2025年6月開始,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補貼領取門檻,將由每月HK$400提高至HK$500。
使用方法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推出原意是讓全港市民可以減輕交通開支,因此全港市民均可以申請,計劃不設年齡及入息水平限制,也無需事先申請!市民可以使用八達通、MTR Mobile車票二維碼、AlipayHK的「易乘碼」支付車費,有關的車資便會被自動計算在賬戶內。如果該月份的車費開支超出HK$400(2025年6月開始為HK$500),所超出的車費金額便會獲得三分之一補貼!
涵蓋交通工具
政府交通津貼適用的交通工具包括港鐵、巴士、電車、渡輪、專線小巴、邨巴(非專營巴士服務路線)、街渡及員工巴士等。不過,機場快線、輕鐵及港鐵巴士則不在此列。已獲批准參加計劃的交通工具,其八達通讀寫器上會顯示相關的補貼計劃標誌,以便市民識別。
如果日常有買港鐵月票的要要留意,港鐵的屯門-南昌全日通、機場快綫來回票及機場快綫團體票屬於例外,需持票到港鐵站的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進行登記(淺綠色機),有關費用才會被計算到補貼內!
領取補貼方法及地點
- 補貼領取站(港鐵淺藍色機)
- 7-11便利店、OK便利店、惠康超級市場
- 八達通服務站
- 透過八達通App或AlipayHK App領取
詳情請到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網站了解。
2. 九巴月票
「九巴月票」是一張電子月票,附載在八達通卡及相關產品內,適用於全港逾四百五十條九巴及龍運路線,乘客只須以$834,便可於三十日內,每日任搭十程九巴龍運及兩程B1線,以及享有27折優惠乘搭九巴A線及NA線。「九巴月票」同時適用於政府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購票方法
大家可以透過「App1933」手機應用程式購買月票。步驟如下:
1. 開啟「App1933」,從左上角目錄選擇「九巴月票」。
2. 選擇「購買」或「延長」九巴月票。
3. 選擇月票的生效日期後,前往「八達通App」付款。
4. 版面會自動跳往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乘客核對清楚月票有效日期後,再選擇付款方法。(用戶須先安裝八達通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並於程式內登記八達通卡和開啟網上付款功能,才能購買九巴月票。)
5. 交易完成,九巴月票會自動加入乘客的八達通內。
使用方法
九巴月票亦可跟隨八達通轉移至蘋果(Apple)流動裝置的「Apple Pay」及三星(Samsung)流動裝置的「Samsung Pay」。在電子錢包載入八達通後,九巴月票會自動繼續生效,乘客繳付車資時直接以電子錢包支付即可,毋須拍實體卡。
詳情請到九龍巴士網站了解。
3. 港鐵都會票
「港鐵都會票」於67個指定市區車站適用,40日內搭40程,售價只需$460,最適合每天要長途過海返工的打工仔。都會票設有使用限期,在購票當日起計的14日內需乘搭第一程,而車票也會在首次使用起計40日後失效。
發售地點
港鐵都會票發售地點 | |
發售地點 | 付款方法 |
於除了啟德、宋皇臺及土瓜灣站以外的其他都會票指定市區車站的客務中心(非收費區) | 現金、八達通、二維碼電子錢包或信用卡 |
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海怡半島及黃埔站的「自助客務機」 | 現金或八達通 |
啟德、宋皇臺及土瓜灣站的售票機 | 現金或八達通 |
詳情請到港鐡網站了解。
打工仔津貼2025|生活補貼
日常生活每樣開支很多,例如電費、租金等都是打工仔的負擔,不過香港亦有提供相關補貼,能幫大家慳慳錢!
4. 在職家庭津貼
「在職家庭津貼」旨在鼓勵及支援低收入在職家庭,特別是有兒童嘅家庭,而津貼金額視乎家庭人數、入息、工時及子女數目而定。申請以住戶(包括1人住戶)為單位,若申請住戶達到工時要求,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則可以申領計劃下的基本津貼、中額津貼或高額津貼。每名合資格兒童亦可申領兒童津貼。
入息上限
在職家庭津貼入息上限 *適用於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申領月份入息及資產限額 | ||||
住戶人數 | 全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 | 3/4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 | 半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 | 各項津貼 住戶資產上限 |
1人 | 12,000元 | 14,400元 | 16,800元 | 291,000元 |
2人 | 16,200元 | 19,400元 | 22,600元 | 394,000元 |
3人 | 20,500元 | 24,600元 | 28,700元 | 514,000元 |
4人 | 25,800元 | 31,000元 | 36,100元 | 600,000元 |
5人 | 25,800元 | 31,000元 | 36,100元 | 666,000元 |
6人 | 27,600元 | 33,100元 | 38,600元 | 721,000元 |
7人 | 770,000元 | |||
8人 | 805,000元 | |||
9人 | 892,000元 | |||
10人或以上 | 961,000元 |
計算方法詳情請參閱網站
津貼金額
在職家庭津貼的津貼金額視乎住戶入息,基本津貼、中額津貼、高額津貼以及兒童津貼會以全額、3/4額或半額發放。
在職家庭津貼 - 津貼金額 | ||
每月總工時 (小時) | 每月每個住戶的津貼 | 每月每名兒童的津貼 |
144至168以下 (非單親住戶)36至54以下 (單親住戶*) |
全額基本津貼:$1,150 3/4 額基本津貼:$863 半額基本津貼:$575 |
全額兒童津貼:$1,610 3/4 額兒童津貼:$1,208 半額兒童津貼:$805 |
168至192以下 (非單親住戶)54至72以下 (單親住戶*) |
全額中額津貼:$1,380 3/4 額中額津貼:$1,035 半額中額津貼:$690 |
|
192或以上 (非單親住戶)72或以上 (單親住戶*) |
全額高額津貼:$1,610 3/4 額高額津貼:$1,208 半額高額津貼:$805 |
備註 * 以在職單親父母﹙包括監護人﹚身分申請在職家庭津貼的人士,必須與最少一名15歲以下子女同住。
申請方法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申領期為遞交申請前剛過去的6個曆月,申請截止日期為申領期下一個月的最後一日。例如申請人擬申請1月至6月的津貼,申請需於當年7月1日至31日提交,如此類推。逾期或申領期無效的申請一般將不獲受理。申請人可透過網上、郵寄或親身投遞方法遞交申請。
在職家庭津貼申請方法 | ||
申請途徑 | 程序 | 地點 |
網上申請 | 申請人可經網上申請服務,遞交申請及上載證明文件。 | / |
郵寄 | 申請人可到網上下載所需申請表格,然後把填妥的申請表格和工時、住戶入息及資產等證明文件透過郵寄 | 觀塘郵政局郵箱62600號(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 |
親身遞交 | 親身索取表格,然後親身遞交 | - 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 - 學生資助處 - 勞工處各就業中心及各行業性招聘中心 - 社會福利署各分區福利辦事處 - 社會保障辦事處 - 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諮詢中心 |
詳情請到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網站了解。
5. 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
社會福利署於2023年10月推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護老者津貼計劃」),向低收入家庭護老者發放生活津貼,以補貼其生活開支,並讓有長期護理需要的長者能在護老者的協助下,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及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安老。
護老者經認可服務單位檢視所提供的照顧時數不少於80小時後,可每月獲發放3,000元津貼;如護老者需同時照顧多於1名符合申請資格的長者,而認可服務單位認為該護老者有能力適合同時照顧超過1名長者並不少於合共120小時後,該護老者則每月可獲發放最多6,000元津貼。
家庭每月入息限額
家庭每月入息限額 | |
住戶人數 | 每月入息上限(元) |
1人 | 18,000 |
2人 | 24,225 |
3人 | 30,750 |
4人 | 38,700 |
5人* | 47,925 |
6人或以上* | 52,800 |
備註 * 5人或以上住戶每月入息上限乃參考 2024 年第四季按住戶人數劃分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
申請方法
- 受照顧長者須正在社署中央輪候冊上輪候長期護理服務而沒有使用任何院舍照顧服務,其護老者可向社署照顧者津貼組提交申請。
- 每名符合申請條件的受照顧長者只可由一位護老者提出申請及領取津貼,若同一位受照顧長者有多於一位護老者,他們須自行協商由其中一位提出申請及領取津貼。
- 申請人須將填妥的申請表連同下列所需文件,寄回或交回社署照顧者津貼組:
1/護老者及與其在香港同住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
2/受照顧長者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
3/護老者填寫的「款項付予銀行授權書」(GF 179A)正本;及
4/護老者的銀行簿或月結單第一頁副本。
詳情請到社會福利署網站了解。
6. 輪候公屋津貼
房屋署推出為期三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旨在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共租住房屋(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並由房屋署負責推行。不過要留意,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將於2025年6月30日終止。合資格人士可考慮申請「簡約公屋」或過渡性房屋。
津貼金額
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津貼金額 | |
住戶中合資格成員人數 | 現金津貼金額(每月) |
1人 | 1,300 元 |
2人 | 2,250 元 |
3人 | 2,700 元 |
4人 | 3,050 元 |
5人 | 3,350 元 |
6人或以上 | 3,900 元 |
詳情請到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網站了解。
7. 租金援助計劃
房屋署設有「租金援助計劃」透過寬減租金援助暫時有經濟困難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合資格申請人可獲減四份之一或一半租金。由2016年9月1日起,減租之年期由一年延長至兩年。
申請資格
1/家庭總收入符合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a)非長者家庭 (可獲減一半租金)
- 家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50%;或
- 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25%;或
- 家庭總收入介乎公屋入息限額50%至70%之間,同時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5%。
- 入息水平和計算租金與入息比例的參照表 (表一)
b)非長者家庭 (可獲減四分之一租金)
- 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70%,但不低於50%;或
- 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8.5%,但不超過25%。
- 入息水平和計算租金與入息比例的參照表 (表二)
c)長者家庭 (可獲減一半租金)
- 長者家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70%;或
- 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8.5%。
(長者家庭指所有家庭成員年滿60歲或以上。)
- 入息水平和計算租金與入息比例的參照表 (表三)
2/戶主及家庭成員並無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
3/現居單位的面積不超過其家庭人數的最高編配標準
4/戶主及家庭成員沒有領取包括租金津貼在內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
詳情請到房委會網站了解。
8.電費補貼
為紓緩電費上調對住宅用戶在這低碳轉型期間造成的影響,政府於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為全港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最多1,200元的新一輪電費紓緩金額,分24個月發放(即每月50元)。
Photo from 中電官網
電費紓緩金額只能用作繳交電費,未用的補貼可以轉撥至其後月份,用以支付直至2025年12月31日或戶口結束為止,在同一戶口帳單上所示的電費。而受惠住戶包括港燈及中電用戶。
詳情請到中電網站了解。
更多電費補貼相關文章👉🏻【電費補貼2025】港燈、中電全港14大電費津貼計劃!最多可領$1200資助(附申請連結+方法)
打工仔津貼2025|進修/就業津貼
9. 持續進修基金
持續進修基金為年滿18歲的成年人提供持續教育和培訓資助。符合資格的申請人於成功修畢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後一年內,可不限次數申領合共最多25,000港元的資助。
首10,000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即學員本身需負擔的費用的百分比)為課程費用的20%,而餘下的15,000港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則為課程費用的40%。可報讀的課程涵蓋各類語文、商業、教育、工程、醫學、法律、學車等。
申請資格
申請人必須屬香港居民並擁有香港居留權、或香港入境權、或有權在香港逗留而不受任何逗留條件限制,即在香港智能身份證出生日期下印有“A”(香港居留權)、“R”(香港入境權)或“U”(有權在香港逗留而不受任何逗留條件限制)、或持單程證從中國大陸來港定居的人士。另外,申請人在所選修的基金課程開課時必須年滿18歲。
申請方法
申請人只需填妥申請表格 [SFO 313] 及提交所需文件,便可同時申請開立持續進修基金帳戶及發還款項。此申請表格亦適用於之前已開戶之申請人,單就發還款項而作出的申請。申請表格可到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網站下載。
詳情請到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網站了解。
10. 展翅青見計劃
「展翅青年就業計劃」為15至29歲、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的青年提供全面的求職平台,幫助青年認識自我和職業志向,豐富他們的工作技能及經驗,以提升就業競爭力。其計劃所提供的項目包括培訓課程、工作實習訓練、在職培訓,以及就業發展服務。
學員可在就業顧問的協助下,報讀僱員再培訓局的培訓課程。此外,「展翅青年就業計劃」會因應需要,為特別就業計劃或特定服務對象舉辦培訓課程。而工作實習機會由政府部門、私人公司及福利機構提供。在為期一個月的工作實習期間,參與機構與學員之間並不存在僱傭關係。學員在完成工作實習訓練後,可獲發放 7,300元的實習津貼。
僱主於在職培訓期間,聘用學員擔任全職或兼職職位,可獲得全面的支援服務及每月在職培訓津貼。津貼金額為每名學員於培訓期內每月薪酬的50%,上限以每名學員每月計為5,000元(為期6至12個月)。僱主須委派具相關工作經驗的現職員工擔任學員的導師,於在職培訓期間指導學員。
如學員需要報讀或報考與工作有關的職外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或考試,可向「展翅青年就業計劃」申請發還課程或考試費用,上限為4,000元。在職培訓期滿後,如有合適的職位空缺及學員表現理想,僱主會考慮續聘學員。
詳情請到展翅青見計劃網站了解。
11. 僱員再培訓計劃
僱員再培訓局專為失業人士提供的就業掛鈎課程,由2025年初開始,在學歷方面申請者已不設學歷限制,即持大學學位都可以報讀,費用全免。
凡沒有收入或每月收入為14,000元或以下的學員,可申請豁免學費;每月收入為14,000元以上人士可申請學費資助,每月收入介乎14,001元至22,000元的學員,可獲得本局資助大部分課程學費,繳交課程訂定的「高額資助學費」;而月入超過22,000元的學員,則須繳交課程的「一般資助學費」。
為期7天或以上的就業掛鈎課程設有再培訓津貼。學員須符合再培訓津貼發放的準則,包括課堂出席率須達八成或以上,方可申領。所有7天或以上的就業掛鈎課程的每日津貼額劃一提升至333元(以每日兩節課堂計算),半日津貼額為166.5元(以每日1節課堂計算)。
詳情請到僱員再培訓局網站了解。
12. 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
去年7月15日才推出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對象為連續3個月或以上沒有工作收入的40歲或以上中高齡人士,希望借此鼓勵他們重投就業市場。若他們連續完成6個月工作,可獲發放最高1萬元津貼,而連續完成12個月工作則再多1萬元津貼,合計一共有2萬元津貼,兼職工作可獲半額津貼。
詳情請到勞工處網站了解。
13. 公益金及時雨基金
公益金於2004年初成立一項緊急援助基金,為身陷困境的家庭和個人,提供迅速的短期過渡援助。透過及時雨基金,為有需要人士紓解困難。申請人須為香港居民及年滿18歲,申請當時未獲其他基金及政府的援助。
受惠對象
- 支援有經濟困難,不能維持生活基本開支的個人或家庭
- 有需要人士提供緊急援助,避免發生家庭及社會悲劇
- 協助等候其他基金和政府資助的人士渡過難關
- 向意外失去家庭支柱或天災導致重大損失等個案提供緊急短期援助
申請程序
Photo from 香港公益金網站
詳情請到香港公益金網站了解。
Text: HolidaySmart Editorial
(小編公告:如果讀者有任何關於美食、旅遊、玩樂、或者任何新奇有趣事物既資訊,都歡迎話比小編們知~大家可以透過Facebook inbox、或者send e-mail到holiday@presslogic.com,直接將資料傳比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