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朗好去處】屏山文物徑旅行路線 8大景點導覽,附交通方式
你有多久沒有在城市節奏之外,好好感受一下歷史的呼吸與文化的沉澱了?如果你正想找個輕鬆悠閒、又不失深度的本地小旅行路線,那麼屏山文物徑絕對會讓你驚喜。這裡沒有繁華商場,也沒有擁擠人潮,有的是一段段歲月靜好的故事、幾條寧靜古樸的村路,以及那一磚一瓦中所承載的家族記憶。沿途走著走著,彷彿穿越回數百年前的新界原居民生活裡,慢慢地、輕輕地走過一場時光漫步。
屏山文物徑介紹
屏山文物徑位於新界元朗屏山鄉,是香港首條文物徑,自 1993 年起開放,長約 1.6 公里,串聯坑頭村、坑尾村、上璋圍等歷史村落,匯聚了多座傳統建築,如宗祠、書室、古塔、古廟等,遊人可在半天內領略新界原居民的生活風貌與宗族文化 。這裡亦見證了強大唐氏家族的歷史淵源,由宋代開始移居至此,建立「三圍六村」的聚落格局 。
Photo from 古物古蹟辦事處
屏山文物徑:8大景點導覽
聚星樓:香港唯一的古塔,建於約 600 年前的明代,全六角形青磚塔曾高達七層,但今僅存三層,塔內供奉主司科舉功名的魁星。傳說環塔三圈可祈求學業順利。
開放時間:星期一、三至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5時;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聖誕日及聖誕翌日、元旦日及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
Photo from 香港自由樂在18區
社壇:位於上璋圍入口前的青磚小壇,供奉社公,傳說可保佑村民平安 。
Photo from 香港自由樂在18區
上璋圍:唯一完整的圍村,約兩百年歷史,雖部分牆體已拆,但大門、祠堂與古屋仍保留,走進去可初探圍村布局與歷代生活痕跡
*此乃私人物業,並不對外開放。
Photo from Wikipedia
楊侯古廟:坑頭村的古廟,供奉宋末忠臣楊亮節(侯王),內有三灣廟宇,主祀侯王、土地公與保佑孕婦的金花娘娘 。
Photo from 香港自由樂在18區
鄧氏宗祠:規模宏大,採三進兩院格局,是屏山最大規模的宗祠建築,自古延續祭祖儀式至今,也為法定古蹟之一 。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5時;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
Photo from Wikipedia
愈喬二公祠:由鄧族第十一世祖鄧世賢(號愈聖)和鄧世昭(號喬林)昆仲建於 16 世紀,後曾作為達德學校(1931–1961)之用。祠堂結構優雅,文化氣息濃厚 。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5時;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
Photo from 香港自由樂在18區
覲廷書室 & 清暑軒:前者為書室與祭祀用途,裝飾精緻;後者為接待賓客的客舍,建築有木刻、壁畫、灰塑與漏窗等,展現家族的文化地位與藝術成就 。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5時;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
Photo from 香港自由樂在18區
鄧族文物館暨訪客中心:行程尾聲可回到此中心了解更多歷史與文物資訊,也可稍事休憩。
開放時間︰三月至九月 星期二至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十月至二月星期二至日: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一(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Photo from 香港旅遊發展局
屏山文物徑旅遊貼士
- 時間安排:文物徑全長 1.6 公里,若每站細覽拍照約需 2–4 小時,建議中午前後開始,搭配文物館參觀剛剛好。
- 服裝準備:由於沿途多遮蔽不足,建議戴帽、擦防曬用品,穿舒適鞋履,前來時段以上午或傍晚涼爽為佳。
- 禮儀尊重:部分圍村仍有居民居住,請保持安靜、勿大聲喧嘩、勿進入私人房屋。在宗祠或古廟參觀時亦需尊重祭祀氛圍。
- 深入觀察:留意古建築的木雕對聯、灰塑裝飾、窗櫺圖案、門楣拓片等工藝細節,是理解唐氏傳統文化與傳統裝飾藝術的窗口。
- 休憩與打卡:可在楊侯古廟前的古井旁與魚塘邊稍作停留,拍攝石井與彩色錦鯉、榕樹天井風景,很具畫面感 也可於訪客中心休息或拍攝村景。
Photo from Wikipedia
如何抵達屏山文物徑 | 交通指南
港鐵 + 輕鐵(最便捷方式)
- 搭乘屯馬綫至天水圍站,從 E3 出口出站後過馬路,即可看見 聚星樓(文塔) 。
- 聚星樓就位於天水圍站附近,步行約 1–2 分鐘。
- 欲結束行程時,可由訪客中心步行至屏山輕鐵站(約 5 分鐘)繼續搭乘輕鐵離開。
的士與步行
- 從 元朗市中心乘坐的士至屏山文物徑僅數公里,車程約 3–5 分鐘,不過車費視交通狀況而定。
- 若您在元朗或附近,也可選擇步行。
Text: HolidaySmart Editorial (小編公告:如果讀者有任何關於美食、旅遊、玩樂、或者任何新奇有趣事物既資訊,都歡迎話比小編們知~大家可以透過Facebook inbox、或者send e-mail到holiday@presslogic.com,直接將資料傳比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