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名勝景點2025】10大香港古蹟景點推薦|文青打卡+歷史建築深度遊清單+交通資訊懶人包
香港不只有摩天高樓和購物中心,城市角落還藏著不少充滿故事的歷史古蹟,見證著歲月和文化的變遷。這些地方不但適合喜歡拍照打卡的文青,更是認識本地歷史和建築美學的好去處。這篇香港古蹟景點2025懶人包,精選10大必到地標,附上交通資訊和參觀亮點,帶你穿越時空,展開一場結合藝術、人文和懷舊風情的深度旅程!
香港古蹟景點 #嗇色園黃大仙祠|有求必應的百年靈廟
落成年份:1921年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
Photo from 嗇色園黃大仙祠 民政事務總署
Photo from FB@嗇色園黃大仙祠 Sik Sik Yuen Wong Tai Sin Temple
黃大仙祠是香港最有名的廟宇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由嗇色園於1921年建成,至今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廟宇主要供奉道教黃大仙,同時也供奉佛教觀音和儒教孔子,是本地少有的三教合一廟宇。廟內建築十分壯觀,紅色屋頂、大殿金光閃閃,還有仿照北京故宮的「九龍壁」,氣勢十足!黃大仙祠以「有求必應」聞名,每年吸引大量信眾前來求籤,尤其在農曆新年,更有不少人通宵排隊「爭上頭香」。廟內亦有專業算命師提供掌相、面相等服務,讓人親身體驗傳統民間信仰。除了祈福,黃大仙祠也是全港唯一可舉行道教婚禮的廟宇。
地址:九龍黃大仙竹園村2號
交通:港鐵黃大仙站B3出口,步行約3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大館|歷史警署變身文藝地標
落成年份:1864年起
歷史建築級別:多座一級及二級歷史建築
Photo from 大館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Photo from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大館位於中環荷李活道,是一個由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組成的歷史建築群,建於1864年,至今已有超過150年歷史。這裡原是殖民時期的執法重地,經保育活化後,變身為融合古蹟、藝術和文化的多元空間。整個園區保留了維多利亞時期的紅磚建築、拱形走廊和白牆外觀,充滿歐式風情,隨手一拍就是打卡美照。大館內共有16座歷史建築,以及兩棟由國際建築事務所設計的現代展館,包括「賽馬會藝方」和「賽馬會立方」,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工作坊、電影放映及各類表演活動。這個活化項目在2019年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獎,成為香港保育古蹟的重要代表。場地免費對公眾開放,部分展覽或節目需收費。周邊亦有不少畫廊、特色餐廳和café,是週末文青拍拖或親子文化遊的理想地點~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
交通:港鐵中環站,步行約10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美荷樓|重溫香港公屋歲月
落成年份:1953年
歷史建築級別:二級歷史建築
Photo from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Photo from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位於深水埗的美荷樓,是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興建的首批公共屋邨之一,也是香港公屋發展的重要起點。作為唯一仍保存的「H形」樓宇,美荷樓在2013年活化為青年旅舍,並設有「美荷樓生活館」,展出1950至70年代基層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屋邨文化。生活館內展示舊式家具、生活用品和舊照片,讓訪客了解當年市民在公屋中的生活面貌。這裡不但適合歷史愛好者,亦是親子遊的好去處。參觀完畢後,更可順道遊覽深水埗街市、鴨寮街等地,感受地道香港風情。
地址: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
交通:港鐵深水埗站,步行約10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藍屋|灣仔「留屋留人」的藍色唐樓
落成年份:1920年代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
Photo from 民政事務總署
Photo from 民政事務總署
藍屋位於灣仔石水渠街,是香港少數仍保留的戰前唐樓之一,建於1920年代。建築外牆因90年代修葺時髹上藍色而得名,四層高的建築帶有陽台,保留了傳統唐樓的建築風格。藍屋和毗鄰的黃屋、橙屋組成歷史建築群,並於2017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保護卓越獎。藍屋的最大特色是「留屋留人」的活化理念,不只保育建築,也保留了原居民繼續居住,讓社區生活得以延續。地下設有「香港故事館」,展示舊物、手工藝和香港社區文化主題,並定期舉辦展覽、工作坊和導賞活動,是了解本地生活文化和歷史的好地方。這裡不只是打卡地標,也是一個融合生活和歷史的空間。來到藍屋,不妨慢慢遊走附近街道,感受灣仔舊區的社區氛圍和地道魅力。
地址:香港灣仔石水渠街72A號
交通:港鐵灣仔站,步行約8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主教山配水庫|百年地下建築化身羅馬宮殿
落成年份:1904年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
Photo from 香港旅遊發展局
Photo from 香港旅遊發展局
主教山配水庫,位於深水埗嘉頓山旁的棠蔭街公園內,前身是建於1904年的深水埗配水庫,是香港首個以圓形設計的地下蓄水池。設計採用古羅馬式風格,擁有108條花崗石柱、紅磚圓拱與混凝土天花,結構壯觀,被譽為「香港地底的古羅馬宮殿」。這座配水庫多年來隱藏於地底,直到近年因工程揭開神秘面貌後迅速成為網上熱話。2021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現已開放予公眾免費參觀,並以「先到先得」方式入場,無需預約。場內亦加入燈光和音樂表演,增添觀賞氣氛,讓人彷彿置身於古文明遺跡之中。這裡不只是歷史建築愛好者的天堂,更是攝影愛好者的打卡熱點,適合安排半日遊,順道探索附近的深水埗美食和街頭文化!
地址:深水埗棠蔭街公園內(巴域街入口)
交通:港鐵深水埗站,步行約15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三棟屋博物館|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圍村
落成年份:1786年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法定古蹟)
Photo from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Photo from 民政事務總署
三棟屋博物館位於荃灣,是一座擁有超過200年歷史的客家圍村,建於1786年,由陳氏族人興建,見證了香港新界農村的發展。這座建築於1981年列為法定古蹟,1987年修復並開放為博物館,至今仍保留了典型的棋盤式圍村佈局,包括前廳、中廳、祠堂及多間獨立房舍,建築格局對稱嚴謹,展現出傳統客家建築的特色。館內設有「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透過展覽、導賞及工作坊推廣如舞獅、花牌製作等本地傳統工藝,也介紹荃灣由農村走向現代城市的發展歷程。這裡不但適合喜愛歷史文化的遊客,亦是親子遊學、體驗客家文化的好去處。
地址:荃灣古屋里2號
交通:港鐵荃灣站,步行約10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牛棚藝術村|紅磚屠房活化成藝術秘境
落成年份:1908年
歷史建築級別:二級歷史建築
Photo from 民政事務總署
Photo from 民政事務總署
牛棚藝術村位於土瓜灣馬頭角道,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馬頭角牲畜檢疫站,曾用作屠房和檢疫中心,直到1999年停止運作。建築以紅磚牆與瓦頂構成,外牆佈滿爬藤植物,配上暗綠色木門,充滿懷舊英倫風情,是本地少見的紅磚打卡熱點。這裡活化後成為本地藝術創作基地,目前有十多個藝術團體進駐,包括「錄映太奇」、「1a空間」等。村內定期舉辦展覽、工作坊和社區藝術活動,保留原有的飲水槽、鐵環等歷史元素,並融入現代藝術裝置,展現歷史和創意的結合。園區外圍對公眾免費開放,適合隨意漫步、拍照,感受舊香港和藝術共存的氛圍。附近還有不少港式茶餐廳和特色café,是感受土瓜灣本地文化的好地方。
地址: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交通:港鐵土瓜灣站,步行約10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鹽田梓(鹽田仔)|客家文化的海島秘境
落成年份:村落建立於約1670年
歷史建築級別:二級歷史建築(聖若瑟小堂)
Photo from 漁農自然護理署
Photo from 民政事務總署
鹽田梓(又稱「鹽田仔」)是位於西貢海的一座小島,擁有超過300年歷史,原為客家村落,村民早年以曬鹽和捕魚為生。島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1890年落成的聖若瑟小堂,融合中西建築風格,是香港少數保留至今的天主教古蹟之一,並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鹽田梓的歷史和文化保存得相當完整,包括古老的鹽田遺址、文物陳列室(由昔日學校改建而成)和傳統客家屋舍。近年小島更舉辦「鹽田梓藝術節」,引入多項自然融合的藝術裝置,為寧靜的小村落注入文創活力,成為結合文化、自然和藝術的新興一日遊熱點。除了可沿環島小徑步行,欣賞紅樹林、鹽田與海景,也可深入了解鹽業發展和早期宗教文化,特別適合親子家庭、情侶或文化旅人前來探索!
地址:西貢鹽田梓
交通:於西貢公眾碼頭乘搭街渡,船程約15分鐘
香港古蹟景點 #伯大尼修院|薄扶林的白色歐式古堡
落成年份:1875年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
Photo from 香港旅遊發展局
Photo from 香港旅遊發展局
位於薄扶林的伯大尼修院(Bethanie),是一座建於1875年的新哥德式宗教建築,最初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用作傳教士療養之用。整座建築以白色外牆為主調,設有拱形走廊、尖拱窗與雕花扶欄,宛如一座中世紀歐式古堡。如今修院已活化為展覽及文化用途場地,是熱門的婚禮地點和打卡熱點。院內設有迷你小教堂、花園及展覽空間,並開放導賞團供預約參觀。藍天綠蔭下,無論是欣賞建築還是拍攝照片,都是感受歐陸氣息的好選擇!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139號
交通:港鐵香港大學站轉乘巴士或的士前往(步行距離較遠)
香港古蹟景點 #味峰侯公祠|清代兩進式祠堂見證家族傳承
落成年份:清朝乾隆53年(1788年)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2019年列為法定古蹟)
Photo from 政府新聞處
味峰侯公祠位於新界上水古洞,建於1788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兩進式家族祠堂,由舉人侯倬雲為紀念其叔父侯聚裴(號味峰)而建。建築採用傳統兩進三開間一天井佈局,其中罕見的捲棚頂禮亭和屋脊灰塑最突出,裝飾題材包括瑞獸、花卉及中國民間故事,工藝精細,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作為祭祀祖先的場所,味峰侯公祠承載著宗族文化與孝道精神,並於201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是香港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祠堂之一。
地址:新界上水古洞河上鄉/青山公路古洞段
交通:港鐵上水站A出口,沿青山公路步行約35分鐘,或乘小巴50A/50K前往
Text: HolidaySmart Editorial
(小編公告:如果讀者有任何關於美食、旅遊、玩樂、或者任何新奇有趣事物既資訊,都歡迎話比小編們知~大家可以透過Facebook inbox、或者send e-mail到holiday@presslogic.com,直接將資料傳比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