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地質公園攻略2025】六角柱石+鬼手岩奇景|14大打卡位+一日遊路線+交通方式
想看世界級的自然奇景,不用搭飛機!香港地質公園是亞洲少數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地質公園,擁有壯觀的六角形火山岩柱、4億年沉積岩層、豐富的紅樹林生態和客家古村文化,是結合自然、美景和人文的獨特旅遊勝地!無論是熱愛行山、攝影打卡、親子遊或地質愛好者,這篇香港地質公園攻略整合了2025年最新必訪景點推薦、一日遊路線、交通方法及打卡貼士,輕鬆計劃地質冒險之旅!
Photo from FB@香港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有什麼特別?為什麼值得一遊?
香港地質公園自2009年成立,並於201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是香港少有的世界級自然保育景點!園區面積約5,000公頃,分布在新界東部和東北部,主要展示兩種地貌類型:火山岩和沉積岩,同時融合了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
地質公園的特色亮點
- 世界罕見的六角形火山岩柱
香港的火山岩柱由酸性流紋岩構成,與常見的玄武岩不同,岩柱直徑可達2米,排列整齊,氣勢磅礡,是全球極少見的地質景觀! - 多樣地貌與生態環境
從古老的沉積岩、海蝕洞,到紅樹林、潮間帶生物和珊瑚群落,地質和生態資源極豐富,適合探索和觀察。 - 文化元素兼備
部分地區保留百年客家圍村和鹽田遺址,如鹽田梓、荔枝窩等,在欣賞自然之餘,也能感受香港的鄉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香港地質公園主要區域介紹 #西貢火山岩園區與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
香港地質公園整個園區劃分為兩大地質區域,分別展現由火山活動和沉積作用形成的自然地貌。每個區域都擁有獨特景觀和地質故事,無論對火山地形或地層結構有興趣,都能找到合適的探索路線。
西貢火山岩園區|火山爆發留下的壯麗痕跡
這個園區以1.4億年前超級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六角形火山岩柱最著名,岩柱排列整齊、規模宏大,是世界級的地質奇觀!沿海地區亦可見火成岩、海蝕洞和天然拱門,風景震撼,非常適合拍照和觀察。主要景點包括:
- 萬宜水庫東壩
- 糧船灣
- 橋咀洲
- 甕缸群島
- 果洲群島
- 滘西洲
- 大浪灣
- 鹽田梓
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穿越4億年地質時光
此區展示了從約4億年前古生代以來不同時期的沉積岩層,包括角礫岩、頁岩、砂岩與古珊瑚遺跡等。部分地區還保留了紅樹林、傳統村落與潮間帶生態,是結合自然、文化和生態的觀察熱點。主要景點包括:
- 東平洲
- 印洲塘
- 赤洲
- 黃竹角咀
- 荔枝窩
- 鴨洲
- 吉澳
- 馬屎洲
- 荔枝莊
- 新娘潭
地圖建議查閱方式:在Google Maps輸入「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可查看主要景點位置和進入點。
Photo from 漁農自然護理署
香港地質公園一日遊景點推薦|人氣打卡位+自然奇觀
香港地質公園範圍廣闊,景點分佈在多個離島和海岸線。無論是對火山岩柱、沉積岩層、海蝕洞有興趣,或想探索紅樹林、生態景觀和沙灘風光,這裡都能找到合適的路線。以下精選多個值得一遊的人氣景點,方便根據興趣和時間,規劃一趟輕鬆又有趣的香港地質公園一日遊!
萬宜水庫東壩|近距離欣賞壯觀六角岩柱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萬宜水庫東壩是香港地質公園中最容易到達的景點之一,也是一個著名的地質地標。沿岸分布著排列整齊的六角形火山岩柱,有些岩柱還呈現傾斜或S形彎曲,顯示出岩漿冷卻和地殼變動的痕跡。現場設有平坦的步道和解說牌,即使是初次接觸地質的遊客也能輕鬆理解。景色開揚,適合散步和拍照,附近亦有小食亭可稍作休息。
適合對象:初次遊覽者、親子家庭、攝影愛好者
建議時間:約1~2小時
交通方式:可從西貢市中心乘小巴或的士前往東壩入口,再步行進入
鹽田梓|天主教客家村+百年鹽田遺址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香港唯一保留百年鹽田遺址的小島,同時是一條融合天主教文化和客家傳統的小村落。島上保留了教堂、舊村屋和鹽田區,部分設施經活化後開放參觀,融合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不僅可參觀百年鹽田遺址和展覽館,還能近距離欣賞濕地和村落風光,是極具本地特色的文化景點。這裡環境寧靜,適合想遠離市區、深入認識本地文化的旅客。
適合對象:歷史文化愛好者、親子郊遊、希望放慢步調的旅客
建議時間:約2~3小時 *建議安排為半日行程
交通方式:從西貢碼頭乘搭街渡前往,船程約15分鐘 *船期不定,建議預約或查詢當日班次,如參加導賞團更方便
大浪灣|海蝕洞+沙灘+衝浪勝地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大浪灣是結合海蝕地貌、優美沙灘和地質景觀的戶外熱點。這裡的長咀海蝕洞由海浪長年侵蝕而成,岩層清晰可見,亦可觀察到火山岩和沉積岩的交界線,非常適合對地質有興趣的朋友!沙灘部分則以鹹田灣最受歡迎,沙質潔白寬廣,是遠足、露營和衝浪的熱門地點,也曾多次被選為「香港十景」之一。無論想拍照、親近自然或參與水上活動,大浪灣都值得一遊。
適合對象:行山愛好者、喜歡自然景觀、水上活動的遊客
建議時間:約3~5小時 *適合安排半日或一日行程
交通方式:從西貢碼頭乘船至西灣或鹹田灣;或先到萬宜水庫東壩,按指示步行進入
破邊洲|超級火山遺跡+壯觀海蝕拱門
Photo from FB@香港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中具代表性的火山地貌,最著名的是高達100米的六角形火山岩柱,由約1.4億年前的火山爆發冷卻而成。這些岩柱因長年受海浪侵蝕,部分已從主島分離,形成壯觀的海蝕拱門,地勢震撼,是攝影和地質觀察的熱門景點!可沿萬宜水庫東壩的地質步道遠望破邊洲地形,或選擇乘船近距離觀賞。無論是自然愛好者或攝影玩家,都絕不能錯過這個特別的火山遺跡。
適合對象:喜歡自然景觀、攝影、行山或地質探索的遊客
建議時間:約1.5~2小時 *可和東壩一同安排半日行程
交通方式:從西貢碼頭乘船前往;或從萬宜水庫東壩步行接駁小徑觀賞
滘西洲|高爾夫球場+客家村落遺址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香港唯一設有高爾夫球場的島嶼,屬於西貢火山岩園區的一部分。島的南端曾是客家村落「滘西村」所在地,雖然已無人居住,仍可見部分舊村遺址和歷史痕跡。島上結合了地質景觀、歷史文化和現代休閒設施,雖然無正式地質步道,但仍可遠觀火山岩地形,適合輕鬆遊覽和拍照。整體氣氛寧靜,適合短暫停留或悠閒漫步~
適合對象:喜歡安靜景觀、文化探索和戶外休閒的遊客
建議時間:約1~2小時 *可安排短途遊覽
交通方式:從西貢市中心乘船前往,部分航班需預約 *高球場區屬私人範圍,遊客只可於公眾區域活動
橋咀洲|連島沙洲+風化花崗岩「菠蘿包石」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橋咀洲位於西貢外海,從西貢碼頭乘街渡約15分鐘即可到達。這裡最有名的,是退潮時才會出現的連島沙洲,可以步行通往對岸的小島「橋頭」。沿路海景開闊,天氣好時特別漂亮!島上有不少風化岩石,外型像港式菠蘿包,因此被稱為「菠蘿包石」,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這裡也是認識火成岩的好機會,包括流紋岩、凝灰岩、石英二長岩等,適合親子和輕鬆郊遊~
適合對象:親子家庭、學生團體、郊遊初學者
建議時間:約2~3小時 *適合半日行程
交通方式:由西貢碼頭乘街渡前往,船程約15分鐘
糧船灣|天然六角岩柱壁畫+人氣打卡路線
Photo from FB@香港地質公園
糧船灣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沿岸,是欣賞高達100米的六角形火山岩柱的好地方。岩柱排列整齊,壯觀如壁畫,特別是花山一帶,被譽為「天然岩柱畫廊」。這裡地貌壯麗,和萬宜水庫東壩、大浪灣相連,是西貢火山岩園區中最受歡迎的地質路線之一。除了岩柱景觀,糧船灣還有海蝕洞和海灣沙灘,適合結合行山、攝影、野餐或親子遊,非常適合週末戶外放鬆!
適合對象:行山初學者、戶外攝影、家庭或朋友郊遊
建議時間:約3~4小時 *建議安排半日或全天行程
交通方式:從西貢乘小巴或的士前往萬宜水庫東壩,步行經郊遊徑前往糧船灣(需一定腳力)
果洲群島|直徑最大的六角岩柱秘境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由南果洲、北果洲、東果洲及數個小島組成,是觀賞全港最大六角形火山岩柱的最佳地點。這些岩柱排列密集,部分直徑超過2米,氣勢磅礡,是地質公園中規模最壯觀的岩柱群。除了岩柱,群島還分布著各種奇形怪石和海蝕洞穴,如北果洲的「銀瓶頸隧道」和南果洲的「虎口大洞」,乘船穿梭其中,彷彿置身遠古火山世界!
適合對象:攝影愛好者、火山地貌迷、自然探索者
建議時間:約2~3小時 *可和甕缸群島一同安排船遊行程
交通方式:從西貢碼頭包船或參加導賞團出海
甕缸群島|四大海蝕拱+全港最高海崖
Photo from FB@香港地質公園
位於西貢外海,由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和吊鐘洲組成,島嶼由火山岩構成,長年受海浪侵蝕,形成壯觀的海蝕拱門和峭壁地貌。其中,四個最具代表性的海蝕拱,包括橫洲角洞、沙塘口洞、火石洲的杬挽角洞,以及吊鐘洲的吊鐘拱門,合稱為「香港四大海蝕拱」。另外,沙塘口山東南崖高達140米,是全港最高的海崖,火石洲的欖灣角則是著名的潛水熱點。由於地勢險峻、風浪較大,建議在夏季天氣穩定時乘船近岸觀賞,欣賞火山地貌和海蝕景觀的結合~
適合對象:攝影、自然地貌愛好者,具經驗的潛水或探險旅客
建議時間:約2~3小時 *建議包船安排近岸遊覽
交通方式:從西貢碼頭包船出發,建議提前查詢和預約導賞行程
荔枝窩|客家古村+紅樹林生態+沉積岩地貌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荔枝窩是擁有超過400年歷史的客家圍村,同時擁有香港最大的紅樹林生態區,是一個結合人文、自然和地質的多元景點。村落坐落於印洲塘內海,四周環境寧靜,被譽為「小桂林」。這裡保留了古老的客家建築和傳統生活方式,亦可觀察沉積岩地貌和古珊瑚群落,非常適合親子郊遊、文化體驗和自然探索~村內還有小食店售賣客家糯米飯、糖餅等地道小吃,邊行邊吃、邊學邊玩!
適合對象:生態文化愛好者、親子家庭、攝影和歷史探索者
建議時間:約3~4小時 *可安排為半日或一日深度遊
交通方式:由鹿頸或沙頭角碼頭乘船前往荔枝窩;或由鹿頸步行約2小時抵達,適合行山愛好者
東平洲|層狀頁岩+千層糕地貌+潮間帶生態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位於新界東北海域,是香港地質公園中展示最年輕沉積岩的地點,岩石約有5,500萬年歷史。島上的層狀頁岩由一層層粉砂岩堆疊而成,外形酷似「千層糕」,地貌獨特,是地質和攝影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地方!沿著環島郊遊徑漫步,可欣賞「更樓石」、「龍落水」等經典地標,部分路段設有解說牌。退潮時更可探索海蝕平台和潮間帶生態,觀察石珊瑚、海星及多種海藻,是結合地質和生態觀察的理想選擇。
適合對象:行山人士、生態觀察者、親子旅遊者
建議時間:約3~4小時 *建議安排半日至一日行程
交通方式:從馬料水或大埔頭碼頭乘船前往(視季節和船期安排) *船程約1.5至2小時,建議出發前查詢班次或預約
赤洲|赤漠迷城+獨特紅色岩層
Photo from FB@漁農自然護理署
位於新界東北,和黃竹角咀相鄰,是觀賞紅色沉積岩地貌的最佳地點。島上岩石富含鐵質,經長年氧化後呈現獨特的赤紅色,形成如荒漠般壯麗的景觀,被稱為「赤漠迷城」。整個島嶼由礫岩、砂岩和粉砂岩組成,和香港常見的綠色山林截然不同!島上著名的地標還包括形狀奇特的「狗頭石」,極具視覺衝擊,是地質探索和風景攝影的熱門地點。
適合對象:地質愛好者、攝影愛好者、具經驗的行山者
建議時間:約2~3小時 *建議和黃竹角咀安排同一天遊覽
交通方式:從鹿頸或谷埔出發步行進入;或經黃竹角咀連接路線前往,需具備基本行山經驗
鴨洲|紅褐角礫岩地貌+鴨形小島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鴨洲位於新界東北海域,是一座外形酷似鴨子的小島,也是觀察紅褐色角礫岩地貌的好地方。這種角礫岩是沉積岩經地殼擠壓後變質而成,岩紋清晰,色澤醒目,具高度地質觀察價值!島上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是天然海蝕拱門「鴨眼」,岩體中空,外形獨特,是不少攝影愛好者喜愛的打卡點。雖然島不大,但地貌明顯,充滿野趣,適合輕鬆探索~
適合對象:地質迷、攝影愛好者、喜歡探索特色離島的遊客
建議時間:約1.5~2小時 *可和吉澳安排聯遊
交通方式:從馬料水碼頭搭船前往吉澳,再轉乘街渡或包船至鴨洲 *偶有導賞團安排鴨洲行程,建議提前查詢及預約
黃竹角咀|全港最古老岩石+鬼手岩奇景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位於新界東北,是香港地質公園中擁有最古老岩石的地點之一,岩層可追溯至約4億年前,屬古生代沉積岩。這些岩石原為水平層理,因地殼擠壓變成近乎垂直,再經海浪長年侵蝕,最終形成形狀獨特的「鬼手岩」,外觀猶如一隻巨大的手,極具視覺震撼力!這裡的岩石帶有紅褐色,是研究古代河口三角洲環境的重要地質遺跡,結合自然和學術價值,是地質探索和攝影的熱門地點。
適合對象:地質愛好者、攝影人士、具經驗的行山者
建議時間:約3~4小時 *可和赤洲一併安排半日行程
交通方式:從鹿頸或谷埔起步,沿山徑步行進入 *路線較長,建議有行山經驗或參加導賞團
香港地質公園一日遊行程推薦 #路線建議+交通貼士
想輕鬆規劃香港地質公園行程?以下整理2條人氣一日遊路線,無論是親子同行、打卡一族,還是熱愛文化和地質探索的深度旅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
行程1 #西貢火山岩園區熱門路線|適合親子家庭:自然景觀+打卡熱點
建議路線:火山探知館 → 萬宜水庫東壩 → 糧船灣 → 橋咀洲
這條路線交通集中在西貢,沿途景點連接清晰,步道平坦易行,適合親子郊遊或喜歡輕鬆拍照的朋友~從認識火山知識到欣賞壯觀六角岩柱和海景沙洲,半日至全天活動都非常適合!
行程2 #沉積岩園區文化探索路線|適合攝影愛好者:生態+歷史+地貌觀察
建議路線:荔枝窩 → 鴨洲 → 東平洲
這條屬於深度路線,推薦參加一日導賞團,行程通常包括船票、導賞員講解及交通安排。探索紅樹林生態、百年客家古村和壯觀的千層岩地貌,特別適合熱愛自然、人文和攝影的朋友~
Photo from FB@香港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 #入場費
香港地質公園屬於郊野公園範圍,入場免費、全年開放,無需門票費用。不過,部分景點位於離島或偏遠地區,前往時需乘搭渡輪、街渡、包船或參加導賞團,這些交通及活動費用需另行支付。費用視航線及服務而異,建議出發前向相關碼頭或主辦單位查詢。如果有興趣參加地質導賞團或生態體驗活動,一般收費約為HK$100至$300/人,可按個人行程需要選擇參加與否。
香港地質公園如何前往|香港地質公園交通方式
香港地質公園點去?地質公園範圍廣泛,並無單一入口,不同景點分佈在西貢火山岩園區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前往方式需視乎目的地選擇,以下為主要景點交通建議:
西貢火山岩園區
- 萬宜水庫東壩:從西貢市中心乘小巴或的士前往,車程約20分鐘。
*注意:私家車禁止駛入東壩,需於指定地點下車後步行進入
- 橋咀洲、鹽田梓:從西貢碼頭搭乘街渡,船程約15至20分鐘。建議出發前查詢船期,尤其假日人流較多。
- 甕缸群島、果洲群島:屬外海島嶼,無公共渡輪服務,可於西貢碼頭包船或參加本地旅行團前往。 *只建議於夏季風平浪靜時出發~
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
- 東平洲:從馬料水碼頭(大埔)搭乘渡輪,航程約1.5至2小時。
*渡輪服務只限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建議提早預約或查詢班次。
- 荔枝窩、吉澳、鴨洲:可從馬料水、三門仔或沙頭角碼頭乘船前往,航程約1小時。建議參加導賞團或事先查詢街渡安排,部分地點非每日有船。
香港地質公園交通貼士
- 多數離島及海岸景點無固定航班,請提前查詢街渡時間或導賞團安排。
- 某些景點如赤洲、黃竹角咀、印洲塘等需經遠足路線進入,建議預留時間並準備合適裝備。
- 如果想深入探索偏遠地質景點,可考慮參加一日遊導賞團,交通和講解更有保障!
- 建議結伴同行前往偏遠地區,提升安全和行程彈性。
Photo from FB@香港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實用資訊與旅遊貼士|出發前須知
出發前小提醒
前往香港地質公園,無論是遠足、拍照或生態觀察,都建議事前準備充足,讓旅程更安全又愉快:
- 多數景點無補給點,請自備足夠飲用水及簡便糧食。
- 路段多為石階、山徑或濕滑岩面,建議穿著防滑行山鞋。
- 夏季日曬猛烈,記得帶備帽子、防曬霜、太陽眼鏡等防曬用品。
- 如果計劃探索連島沙洲或潮間帶(如橋咀洲、東平洲),出發前請查閱香港天文台潮汐預報。
初訪推薦:火山探知館
第一次前往地質公園?建議先到西貢市中心的「火山探知館」參觀!館內設有1:1六角岩柱模型和多種岩石標本,簡單介紹火山爆發和岩層形成過程,能幫助在實地探索前有更深入了解,非常適合親子和初學者~
最佳遊覽季節
- 建議於每年4月至10月前往,風浪較小、天氣穩定。
- 夏季日曬強烈,建議做好防曬和補水準備。
必備裝備建議
- 基本裝備:防滑行山鞋、帽子、防曬霜、太陽眼鏡
- 食水糧食:足夠飲用水、能量棒或乾糧
- 其他用品:雨衣、手電筒、行山杖(視乎路線需求)
自然保育注意事項
- 切勿撿拾岩石或破壞地貌。
- 所有垃圾請自備膠袋帶走。
- 尊重指示和保育區範圍,避免擅闖禁止進入區域。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香港地質公園常見問題(FAQ)
Q1:地質公園全年開放嗎?
A1:是,香港地質公園全年開放。不過部分景點位於離島或偏遠地區,需搭船或遠足前往,如果遇惡劣天氣或進行保育工作,可能會臨時關閉或交通中斷。建議出發前查閱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及天氣預報。
Q2:地質公園適合親子遊嗎?
A2:非常適合!例如萬宜水庫東壩、橋咀洲、火山探知館等景點,設施較完善,路線易行,資訊淺白,是很好的親子戶外學習空間。小朋友能在遊玩中學習地質和自然知識,寓教於樂!
Q3:地質公園需要導賞員陪同嗎?
A3:不一定,自由行完全沒問題!不過如果想深入了解地貌成因和地質知識,參加由專業導賞員帶領的導賞團會更有收穫,尤其適合首次前往或親子家庭。
Q4:地質公園可以露營嗎?
A4:可以,但只限指定露營地點。部分地區如大浪灣屬郊野公園範圍,設有合法營地。出發前請查清相關規定,並遵守郊野公園條例,不可隨意生火或破壞自然環境。
Q5:地質公園 vs 郊野公園有什麼不同?
A5:地質公園主要保育具特殊科學價值的地貌和岩層,並推動地質教育和導賞活動;郊野公園涵蓋更廣泛的自然景觀,如森林、水塘、濕地等,以休閒和生態保育為主。兩者功能不同,但範圍有時會重疊,共同守護香港珍貴的自然資源。
Photo from 香港地質公園官網
Text: HolidaySmart Editorial
(小編公告:如果讀者有任何關於美食、旅遊、玩樂、或者任何新奇有趣事物既資訊,都歡迎話比小編們知~大家可以透過Facebook inbox、或者send e-mail到holiday@presslogic.com,直接將資料傳比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