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熊害/攻擊事件】12人喪命創新高!遇熊唔好扮死?一文睇4大自救方法
近年日本熊害事件層出不窮,已從深山蔓延至居民生活圈。今年四月以來,全國至少172人因熊襲受傷,其中12人死亡,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熊出沒頻繁?出遊時有哪些事先準備可以預防?即往下睇安全對策整理!
日本熊|熊害數據創新高
最近日本的「熊出沒」新聞幾乎成了日常。從東北地區到觀光勝地嵐山,甚至靠近市中心的地方,都不時傳出有熊出沒或襲擊事件。熊害問題愈演愈烈,迫使日本政府召開跨部會閣僚會議討論對策,並不排除出動自衛隊協助。
根據日本環境省的統計,自今年四月以來,全國已有至少一百七十二人因熊襲而受傷,其中十二人死亡,死亡人數更創下歷來新高。日媒繪製的「熊出沒地圖」顯示,岩手縣與秋田縣屬於最危險地區。不過令人憂心的是,熊襲已不再只發生於深山或郊區。NHK報導指出,約六成八的襲擊事件都發生在居民生活圈內,例如公路、農田、住宅區,甚至有多達十三人是在自家門前遇襲。
Photo from 熊出沒地圖
日本熊|熊出沒增多的原因
專家分析,熊出沒頻繁與多重因素有關。首先,今年山林的橡實和山毛櫸等果實結實率低、收成減少,導致熊食物短缺,只能下山覓食;其次,暖冬使得熊的冬眠期延後,活動時間變長;加上日本鄉村人口減少、農地荒廢,山林與人類居住區的界線變得模糊,熊自然更容易闖入人類活動範圍。目前日本估計約有四萬四千隻亞洲黑熊,以及一萬兩千隻北海道棕熊,兩者活動範圍廣大,與人類衝突的機率也隨之上升。
Photo from 日本知床国立公園內
日本熊|秋田縣與山形縣熊害最嚴重
根據《朝日新聞》資料,自今年六月起,日本各地熊出沒的情況顯著增加,從北海道、東北到中部地區,熊的活動範圍正在擴大。今年一月至十月的報告顯示,熊害最為嚴重的地區集中在秋田縣與山形縣,而其他縣市如青森、岩手、宮城與福島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熊出沒通報。日本媒體與日本民間單位也整理出「日本熊害地圖」,讓民眾能夠提高警覺。
Photo from 日本熊出沒地圖
日本熊|東京、京都也出現熊蹤跡
熊的出沒已不再侷限於偏遠山林或田野。十月底,京都知名旅遊景點「嵐山」就連續三天出現熊蹤,吸引民眾目擊通報。京都府木津川市過去從未見過熊,但自今年五月至十月底,該市共接獲超過三十六起目擊通報,並自七月起在全市國中小學發放警示用熊鈴。
Photo from 東京都官網
日本熊|如何避免熊襲擊?
- 想安全避開熊害,可使用以下實用網站:kumadas.net / kumamap.com
該網站能即時查詢熊出沒、襲擊事件及相關新聞資訊。
行山/露營時
- 結伴同行:人多聲大,熊會避開。行走時可搖鈴、吹哨或唱歌提醒熊有人
- 避開活動時段:熊在清晨、傍晚、黃昏最活躍
- 妥善收納食物:勿將食物、垃圾或有氣味物品放在戶外
- 露營注意:使用防熊容器,或將食物掛離地3公尺以上、離樹幹3公尺以上
- 防熊噴霧:若能取得,建議隨身攜帶
日本熊|遇到熊時應怎麼辦?
- 萬一遠遠看到熊,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不要奔跑或突然動作,應緩慢後退並留退路給熊。
- 若熊接近,千萬不要爬樹或嘗試挑釁。
- 若不幸遭到襲擊,NHK建議採取防禦姿勢:趴地、蜷曲身體、用雙手護住後頸、以地面保護腹部。秋田大學的研究顯示,這個姿勢能大幅降低重傷風險;在七十名受害者中,採用這姿勢的七人全數倖免於重傷。
- 對於駕車旅遊的民眾而言,若在路上遇到熊,應立即停車並關上車窗,避免鳴笛刺激牠。若熊擋路,應靜待牠離開再緩行通過;若熊久久不走,則應繞道或離開該區。千萬不要下車或試圖拍照。
Photo from 網上素材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Text: HolidaySmart Editorial
(小編公告:如果讀者有任何關於美食、旅遊、玩樂、或者任何新奇有趣事物既資訊,都歡迎話比小編們知~大家可以透過Facebook inbox、或者send e-mail到holiday@presslogic.com,直接將資料傳比小編)




